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维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书院介绍 书院活动

维宁书院第三十五期读书会——《爱与老人》

2024-09-30 18:42:28 381

金庸曾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西方谚语也有云:“人有尊严死去的最好方法就是早死。”

·晚年生活是人生的毕业考试。很遗憾,大多数人不及格。

·晚年生活是老人用生命为子女上的一堂人生课。很遗憾,大多数子女除了累和烦啥也没学着。

·人要想有尊严地老去需要学习和智慧。很遗憾大多数老人既不学习也没有智慧。

·协助老人走完生命里程,需要耐心和真爱。很遗憾,大多数人即缺乏耐心又不懂真爱。 

在秋意渐浓、金风送爽的2024年929晚上,维宁书院第三十期读书会在巢湖十八联圩项目监理部举行,公司主要管理层人员和十八联圩监理部的伙伴们共修学习了《爱与老人》这本书,旨在引导公司同仁深入思考并实践如何更好地与长辈相处,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

3017562134MNKV.jpg

《爱与老人》一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温暖的笔触,阐述了与老年人相处的大原理,强调了老年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书中不仅提醒我们要孝顺父母的身体健康(孝父母之身),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情感需求(孝父母之心),支持他们实现未的梦想(孝父母之志),要引领他们和我们共同学习成长,同频共振(孝父母之慧),让爱成为跨越代沟的心灵桥梁。要走进老人这个表面熟悉实则陌生的世界,了解和满足老人的需求,也解除子女的痛苦,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一下关于智人的一般性原理:

原理一:自我价值原理。——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

原理二:男人借由他达成目标的能力来诠释生命的意义。

原理三:女人借由她与亲人的关系状态来诠释生命的意义。

原理四:人只有充分地不留余地的活过,才能坦然平静地接受老年的到来。

原理五:被压抑而未被满足的欲望,会在年老时跳出来折磨人。

原理六: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在老年时会凸显出来。

原理七:生命只是一个过程。

原理熵增定律

书中提到,老年人的心理和智力特点:

1人生动力缺失;

2)无助感;

3)好奇心消失,主动屏蔽未知事物;

4)追求稳定,抗拒变化;

5)对异性陪伴的需要大大增强;

6)老年人依然有性需求;

7)交友欲望大大减弱;

8)记忆力减弱;

9)大脑反应速度变慢;

10)求知欲丧失;

11)判断力逐渐消失。

在了解了老年人的特点之后,那如何走出中国养老问题的困境呢?

1)爬出愚孝的陷阱

2)学会真爱

3)打破旧的互动模式

4)培养老人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5)协助老人建立独立精神生活

6)建立行为边界

7)了解单动法则的秘密

8)打开两极思维的手铐

9)砸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脚镣

10)冲出语言的囚笼

会上,来自不同部门的同事纷纷分享了阅读体会。有人谈到,通过学习,意识到平时对老人的关心可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忽视了情感交流和精神陪伴的重要性;有人则反思了自己在与长辈沟通时存在的代沟问题,决心今后更加耐心倾听,用平等的心态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观。还有同事提出,应该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比如在项目管理时更加注重老年员工的经验传承,营造尊重前辈、包容多元的团队文化。

对中国未来养老事业的展望:

1)有条件的家庭,还会选择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过中国传统的四世同堂的生活。

2)等到社会养老体系完善后,绝大多数老人会在敬老院度过余生。

3)少数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等上层精英会选择独居生活。

4)人们会逐渐认识到,生命质量才是第一重要的。

5)人们会达成共识:有尊严老去才是人生的赢家。

6)人们会体认到生命的真谛:活在世上,尽可能多增加生命的体验,快乐度过生命每一天。

30175808X6NTAM.jpg301758089GEZ8A.jpg

此次读书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共享,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激发了大家对家庭、对社会中老年人角色的重新认识,鼓励我们不仅要做孝顺的子女,更要做智慧的晚辈,学会从老人身上寻找生活的启示,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大情怀。

公司领导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希望通过定期举办此类读书分享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人文素养,更能促进团队内部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工作环境。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推广孝亲敬老的文化理念,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家人,尤其是身边的老人,让爱成为连接每一代人的坚固纽带。

30175859BUCVE6.jpg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并进,不仅在事业上追求卓越,也在家庭和社会中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爱与老人》赋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共同绘制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亲情画卷。

本次读书会活动圆满结束,我们欢声笑语并合影留念,期待下一期《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