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维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书院介绍 书院活动

以心立人,以道致远——维宁书院《心若菩提》线上读书会圆满举行

2025-09-29 17:33:00 72

以心立人,以道致远——维宁书院《心若菩提》线上读书会圆满举行

2025年9月26日晚,维宁书院线上讲堂灯火通明,一场以“阅读与生命成长”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在此如期举行。维宁的家人们云端相聚,共同品读曹德旺先生的自传《心若菩提》,深入探讨这位“玻璃大王”成就非凡事业背后,那深邃而动人的“心、道、术”。

一、 “心”:德行的基石,是一切成就的源头

分享会的序幕,从探讨《心若菩提》中展现的“初心”与“本心”开始。大家一致认为,曹德旺先生的魅力,远不止于他将福耀玻璃打造成全球巨头的商业传奇,更在于他贯穿始终的德行坚守。这份“心”,是驱动他一切行为的底层代码。

“孝道”与“感恩”,是曹德旺人格大厦最坚实的基石。柏玉坤分享了书中的事例:无论早年生活如何艰辛,他对父母的孝敬从未懈怠,这份源于家庭的责任感,后来延伸为对企业、对员工、对社会的巨大担当。而“感恩”之心,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曹先生感恩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感恩每一位在困难时期给予他帮助的人,甚至感恩那些给他制造困难的对手,因为他认为这些“逆”磨练了他的心志。这种深植于心的感恩文化,也成为了福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他”与“诚敬”,是曹德旺商业哲学的核心。安冬梅结合书中案例,深入探讨了他在经营中始终秉持的“义利兼济”原则。坚信,做生意不是为了独享其利,而是要兼顾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的利益。主持人给我们分享了,曹先生提出“汽车玻璃零库存”理念,从根本上减轻下游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便是“利他”精神的体现。而"诚敬"二字,他则付诸于每一个细节:书中记载,他曾主动退还一笔本可不必退回的政府补贴,只因他认为这笔补贴的领取不符合政策初衷或企业原则。这一退,退出了企业的风骨,更是他心中那杆对诚信敬畏的秤。这与当下一些企业想方设法争取各类补贴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勤俭”与“家国情怀”,是曹德旺人生最鲜明的底色。尽管富可敌国,但曹德旺个人生活始终保持着令人敬佩的节俭。这种“勤俭”并非吝啬,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管理,是对资源的珍惜。他将个人消费降至最低,却将巨额财富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其手笔之巨与个人之俭形成了强烈而动人的对比。这一切的终极驱动力,正是他炽热的“家国情怀”。他多次在《心若菩提》中强调,“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他创办企业,从一开始就立志“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反倾销诉讼,被维宁读友们普遍看作是为国家荣誉而战的经典案例。

二、 “道”:在社会的熔炉中,锻造生命的韧性

如果说“心”是内在的灯塔,那么“道”则是曹德旺在《心若菩提》所记述的人生航程中遵循的航道与法则。他的“道”,是在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熔炉中锤炼出来的。从书中描述的少年失学、跟随父亲奔波贩货,到早期创业屡经挫折,曹德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学习的奋斗史。他完全是依靠对社会规则的深刻洞察、对人性的透彻理解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一步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这条“道”,包含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顺势而为的智慧。

“打赢反倾销”的经历,正是其“商道”的集中体现。当福耀玻璃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时,遭到了国外同行的联合狙击,遭遇了反倾销诉讼。面对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战争”,曹德旺没有退缩,他选择正面迎战,耗费巨资,历时数年,最终大获全胜。这一役,不仅为福耀打开了全球市场,更探索出了一条中国民营企业运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胜利之道,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信心。

三、 学术:于细微处见真章,将理念付诸实践

在悟“心”、明“道”之后,我们又热烈讨论了曹德旺先生具体的“术”——即他在《心若菩提》中展现的将崇高理念落地的具体方法与智慧。

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上,曹德旺先生极度看重“德”行。他善于在细微处观察一个人的品性,例如是否孝顺、是否懂得感恩、是否有责任心,这些都被他视为衡量一个人“德”的重要标准。

在企业管理上,他展现了卓越的“心道术”合一。他推行精细化管理,将成本控制到极致,这是“术”;但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压榨利润,而是为了企业能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竞争力,最终实现“利他”与“家国情怀”的宏愿,这是“心”与“道”。他对待员工既严格又仁慈,建立起一种类似大家庭式的、充满人情味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战略决策上,他展现了超前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无论是早年果断进入不被看好的汽车玻璃行业,还是后来大刀阔斧地进行国际化并购与建厂,每一次重大的战略抉择,背后都是他对“心”的坚守、对“道”的把握与对“术”的娴熟运用。

四、 “句”:言语的力量,智慧的结晶

分享会上,大家还特意梳理了《心若菩提》与曹德旺访谈中的诸多“金句”,这些质朴无华却力重千钧的话语,是他数十年人生智慧的浓缩,成为整场分享会中思想碰撞的火花。

谈及企业家精神与责任,他说:“企业家必须坚守信念,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这句话道出了他心目中企业家的核心画像。

面对困境与挑战,他的态度是:“困难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这让他将每一次危机都视为成长的契机。

关于财富与慈善,他的观点发人深省:“我赚的钱不是我的,是社会的,我只是在替社会保管和用好这些钱。” 这种深刻的财富观,彻底解释了他为何能如此豁达地将百亿身家奉献于公益事业。

而在做人做事的原则上,他屡次强调:“人要有自信,但必须建立在自律和自尊的基础上。” 这句充满辩证智慧的话,指引着读者们如何在自信与谦逊之间找到平衡。

这些铿锵有力的金句,如同他人生信条的坐标,为与会书友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精神航线。

结语:在《心若菩提》中重聚生命的活力

近三小时的分享在意犹未尽的交流中步入尾声。维宁书院本次《心若菩提》线上共读活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功,是一个不断“修心、悟道、精术、品句”的过程,是在“社会成长”中淬炼灵魂,最终“重聚生命活力”的旅程。通过这次云端相聚与思想碰撞,大家不仅汲取了企业经营的知识,更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品格的滋养,在曹德旺先生“心若菩提”的人生智慧中,找到了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