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管理治要》,扑面而来的是条分缕析的管理法则、严谨周密的行为规范、精确量化的评价标准。这部被誉为"管理圣经"的著作,以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征服了无数管理者,成为现代组织运作不可或缺的操作手册。2025年7月6日晚上8点维宁书院第四十二期读书会顺利举行,本期员工共读李柏映老师的《管理治要》,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如何用管理知识治理企业;把管理变成管心加自身修炼。各位同事都表达了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一起享受了这场美妙的文化之旅。通过跟同事们一起共读了这本书,我们对工作、生活以及人生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这本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讲“企业是怎么一回事”通过企业家遇到困难,然后一步步走出困难,管理者用“体相用”来解析企业,探究企业运行之道。第二讲“管理是怎么一回事”通过员工幸福、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的人文关怀来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第三讲“管理企业就是管理人心”,管理的根本在于提高管理者的心性,通过提高心性懂人心,最终实现无为管理。第四讲管理者通过自身修炼入道,实现正确的自利。
《管理治要》中关于企业的核心观点
1. 企业的本质与目的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盈利机构,更是社会的器官,承担着创造顾客、满足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核心目的是“创造顾客”,而非单纯追求利润。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最终目标。
2. 管理的核心职能
计划:设定目标,制定战略。
组织:构建合理的架构,分配资源。
领导:激励团队,塑造企业文化。
控制:监督执行,确保目标达成。
3.科学管理与人性化平衡
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效率、标准化和分工,但现代管理更注重人的因素,如激励、团队协作和员工成长。
企业要在“效率”和“人性”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机械化导致员工异化。
4. 组织架构与决策机制
企业需要清晰的层级和权责划分,但也要避免官僚化,保持灵活性和创新力。
决策应当基于数据和事实,而非主观臆断。
5.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优秀的企业不仅依赖制度,更依赖文化。共同的价值观能增强凝聚力,引导员工自觉遵守规则。
6. 持续改进与创新
企业必须适应变化,通过创新(如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保持竞争力。
《管理治要》的现实意义:
对管理者:提供系统化的管理思维,避免经验主义错误。
对企业:帮助建立可持续的运营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员工:理解管理逻辑,更好地适应组织运作。
7.最后柏总为我们赋能,分享了《管理治要》的精髓,其中提到:
学习不是个人学习------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觉醒------管理自己。
我们要更多关注年青人的学习成长---并帮助他们。
怎样提升认知------学习------认知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给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帮助员工成长。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
最后柏总通过觉醒篇、认知篇 、人生追求篇给我们剖析管理的核心。
大家听了柏总的精彩分享后,都表现出意犹未尽,由衷的赞叹。
此次读书分享会十分成功,大家在分享中展现出了对书籍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读书是获取知识、拓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各位通过分享将书中的智慧进行了交流与碰撞,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营造了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这份对读书的热情,将书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期读书会在欢声笑语中就结束了,期待下一期《教子有方》的分享。